重庆社院教师培训方法研修班简报(第三期)

来源:教务处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7-9

 

上井冈缅怀革命先烈  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6月22-23日,重庆全市社院教师教育培训方法研修班把研修课堂搬出教室,搬进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学员们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八角楼等开展现场教学。

   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井冈山革命史的认知,切身体会了在艰苦卓绝井冈山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更坚定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在看、听、思中也学习了井冈山现场教学的方式方法。

 

   23日上午,学员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走进纪念堂,在“死难烈士万岁”金字前,两名学员代表为革命先烈整理挽联,敬献花圈,随后全体学员向革命烈士三鞠躬并进行沉痛默哀。随后,学员专心听取讲解员口中的一个个英烈名字和一件件英雄事迹,眼前仿佛划过先烈们英勇就义的画面,脑海中涌现出惨烈的战斗场景。踏寻先烈的足迹,学员们来到碑林,整个碑林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中,有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沿着脚下的台阶继续前行,到了革命烈士雕塑园,这些用青铜、汉白玉、花岗石铸造的雕像,风格多样,栩栩如生,展现了革命伟人在井冈山时期的英勇风姿。

   穿红军装、走红军路、听英雄事,一件件革命遗物、一张张历史图片、一块块先烈碑林、一个个英雄故事诉说着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顽强斗争、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汗水、鲜血换来的,学员深切体会“革命胜利来自不易”深刻内涵。

 

   23日下午,学员们在黄洋界、八角楼进行现场教学。“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需看。”迈上黄洋界,吟诵《西江月·井冈山》,置身峰峦险峻,深深地为红军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折服。立在黄洋界哨口,眺望逶迤起伏的山势,不由得令人要感叹一句:“中国革命是在何其艰难险阻的地方孕育出来啊!”当年,毛泽东、朱德担着粮食从蜿蜒曲折的小道一步步登顶,红军怀着满腔热血从一座座巍峨山脉踏过,那燎原的星星之火就在这样一片片险峻的山头被点燃。走进八角楼,一张木桌,一个木凳,仿佛看到了当年那盏油灯下毛主席写出《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如今,在革命烈士的前赴后继下,在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们过上了全新的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重走先辈走过的路,感悟艰苦奋斗、勇闯新路的革命精神,正是为了将这份精神铭记并传承,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文/李文琦 王鑫 方同辉 范皓琪 张排发 颜旭

图/任蓓、吴纪树)

 

【学员感悟】

   巫溪县社院唐红珊老师来说,看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15744个革命先烈的名字和那块代表着3万多无名烈士的无字碑,我的心被深深刺痛。跨越时空我分明看到他们的青春、亲情、爱情、友情都曾那样鲜活。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为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为了广大的劳苦人民信任,他们纷纷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正是他们用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正是他们用鲜血才铸就了共和国的红色底色,正是他们舍弃小家才建造起了新的国家。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来到井冈,为的就是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想纪念馆前一遍遍响亮又坚定的誓言,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最好回应。

 

 


上一条: [ 重庆社院教师培训方法研修班简报(第四期) ]
后一条: [ 重庆社院教师培训方法研修班简报(第二期) ]

[打印] [关闭] [顶部]